![]() 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锅炉系统、高压缸系统、中压缸系统、低压缸系统、高压加热器系统、除氧系统、低压加热器系统、凝汽器系统、热网加热器系统和蓄热罐系统。本实用新型以进行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并配置了蓄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系统为基础进行创新,使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均能辅助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一方面解决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对热网加热器的冲击和供热蒸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非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停运无法参与深度调峰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0713U 申请号:CN202120059144.XU 申请日:2021-01-1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姚莹莹;赵金峰;孙首珩;豆中州;王行;李泽阳;曹瀚文;李潇;曹兴;苏程志 申请人: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l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IPC主号:F01K13-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热电联产机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 [n0002] 近年来,热电联产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或配置蓄热罐是冬季供暖期热电联产机组为了参与辅助调峰广泛采用的改造措施。冬季供暖期,电网负荷低谷时,热电联产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或配置蓄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可以在保证供暖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上网电量,满足电网调峰需求。在供暖期,热电联产机组低压缸零出力切换频繁时,一方面进入热网加热器蒸汽参数及蒸汽量频繁变化对热网加热器造成冲击,容易造成热网加热器泄漏;另一方面切缸时采暖抽汽提供的蒸汽足够供热需求,切缸后低压缸排出的蒸汽对于供热而言是过剩的热量。在非供暖期,因为没有供热需求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需要停运,设备利用率较低。 [n0003]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用来一方面解决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对热网加热器的冲击和供热蒸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非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停运无法参与深度调峰的问题。 [n0005] 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包括锅炉系统、高压缸系统、中压缸系统、低压缸系统、高压加热器系统、除氧系统、低压加热器系统、凝汽器系统、热网加热器系统和蓄热罐系统, [n0006] 所述高压缸系统包括高压缸、第一段抽汽管和第二段抽汽管; [n0007] 所述中压缸系统包括中压缸、第三段抽汽管、第四段抽汽管和第五段抽汽管; [n0008] 所述低压缸系统包括低压缸、第六段抽汽管、第七段抽汽管和第八段抽汽管; [n0009] 所述除氧系统包括给水泵和除氧器;所述除氧器的出水口与给水泵的入口固定连接; [n0010] 所述高压加热器系统包括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和给水三通,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依次为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第二台高压加热器和第三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给水三通的入口与给水泵的出口固定连接,给水三通的一个出口与第三台高压加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给水三通的另一个出口连接至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 [n0011] 所述低压加热器系统包括四台串联连接的低压加热器;所述四台串联连接的低压加热器依次为第一台低压加热器、第二台低压加热器、第三台低压加热器和第四台低压加热器,四台低压加热器均设置有加热器进口电动门、加热器出口电动门、旁路和加热器旁路电动门,四台低压加热器的进汽管道均设置有抽汽电动门以及抽汽逆止阀;所述第一台低压加热器的出口与除氧器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台低压加热器的入口与凝汽器系统的凝结水三通一个出口固定连接; [n0012] 所述锅炉系统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所述水冷壁入口与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固定连接,水冷壁出口与过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过热器的出口通过主蒸汽管道与高压缸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缸的出口与再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再热器的出口通过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中压缸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低压缸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低压缸的入口还分别与热网加热器系统的热网加热器以及蓄热罐系统的蓄热罐连接,低压缸的出口与凝汽器系统的凝汽器固定连接; [n0013] 所述第一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一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二段抽汽管连至第二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三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三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四段抽汽管连接至除氧器;所述第五段抽汽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连接至第一台低压加热器,另一部分作为采暖抽汽管连接至热网加热器;所述第六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二台低压加热器;所述第七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三台低压加热器;所述第八段抽汽管连接至第四台低压加热器; [n0014] 所述凝汽器系统包括凝结水三通、凝结水泵和凝汽器;所述凝汽器的汽侧入口与低压缸的排汽口固定连接,凝汽器的凝结水侧出口与凝结水泵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凝结水泵的出口与凝结水三通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凝结水三通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与蓄热罐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固定连接; [n0015] 所述热网加热器系统包括热网加热器、热网循环水泵、热网三通和热用户;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一路热源与第一台低压加热器抽汽管相通,热网加热器的另一路热源为中压缸的进汽,热网加热器的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入口与热用户固定连接,热网循环水泵的出口与热网三通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热网三通的一个出口与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固定连接,热网三通的另一个出口与蓄热罐的水侧入口固定连接; [n0016] 所述蓄热罐系统包括蓄热罐,蓄热罐的热源为低压缸的进汽,蓄热罐的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蓄热罐的水侧出口与热用户固定连接,蓄热罐的水侧入口还与热网三通的一侧出口固定连接。 [n0017] 所述高压加热器的进汽管道均设置有抽汽电动门以及抽汽逆止阀。 [n0018] 所述低压缸与热网加热器以及蓄热罐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和手动门以及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 [n0019] 所述凝结水三通与蓄热罐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口电动门和手动门,凝结水三通与蓄热罐的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凝结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 [n0020] 所述热网加热器的水侧进出口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热网加热器的疏水口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疏水电动门,热网加热器的出水口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 [n0021] 所述蓄热罐为表面式换热蓄热罐。 [n0022] 所述蓄热罐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设置有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蓄热罐的热网循环水侧出口设置有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蓄热罐的疏水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疏水电动门,蓄热罐的汽侧入口设置有蓄热罐汽侧入口电动门。 [n0023] 所述第一段抽汽管、第二段抽汽管、第三段抽汽管、第四段抽汽管以及第五段抽汽管上均设置抽汽逆止门和抽汽电动门。 [n0024] 所述第五段抽汽管在与热网加热器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以及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 [n0025] 所述除氧器的进汽管道设置有抽汽逆止门和抽汽电动门。 [n0026]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n0027] 在电网负荷低谷时,进行切除低压缸操作,热网加热器的一部分热源来自第五段抽汽,另一部分热源根据热用户的需求,来自低压缸进汽,低压缸多余的热量送入蓄热罐,通过切除低压缸减少发电量的同时,利用蓄热罐接纳一部分低压缸进汽量,缓解大量低压缸进汽进入热网加热器后对热网加热器产生的冲击。 [n0028] 在电网负荷高峰时,退出切除低压缸操作,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存储的热量向热用户供热,可根据热用户的用热需求决定是否投入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热源,利用蓄热罐热量替代部分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热量供热,既满足热用户的用热需求,又通过减少第五段至热网加热器抽汽进而增加发电量,满足电网用电负荷要求。 [n0029] 在非供暖期,关闭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和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及手动门,切断热网加热器热源;关闭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进出口电动门及手动门。在电网负荷低谷时,进行切除低压缸操作,同时打开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的电动门及手动门,将低压缸切除多余的热量存储于蓄热罐中,通过减少低压缸进汽减少机组发电量;在电网负荷高峰时,退出切除低压缸操作,关闭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的电动门及手动门,打开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出口电动门及手动门,用蓄热罐存储的热量加热凝结水,通过提高进入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温度合理的切除某一台或某几台低压加热器,减少低压加热器系统的抽汽量,从而增加机组的发电量。 [n0030] 本实用新型以进行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并配置了蓄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系统为基础进行创新,使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均能辅助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一方面解决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对热网加热器的冲击和供热蒸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非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停运无法参与深度调峰的问题。 [n003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n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n0033] 图中1-锅炉系统,2-高压缸,3-中压缸,4-低压缸,5-高压加热器,6-给水三通,7-给水泵,8-除氧器,9-抽汽逆止门,10-抽汽电动门,11-加热器进口电动门,12-加热器出口电动门,13-低压加热器,14-加热器旁路电动门,15-凝结水三通,16-凝结水泵,17-凝汽器,18-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9-蓄热罐凝结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20-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21-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22-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23-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24-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5-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和手动门,26-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27-热网加热器疏水电动门,28-热网加热器,29-热网加热器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0-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1-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2-蓄热罐,33-蓄热罐汽侧入口电动门,34-蓄热罐疏水电动门,35-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6-热用户,37-热网循环水泵,38-热网三通。 [n0034]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一方面解决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对热网加热器的冲击和供热蒸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非供暖期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停运无法参与深度调峰的问题。 [n0035] 下面结合附图1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n0036] 如图所示,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包括锅炉系统1、高压缸系统、中压缸系统、低压缸系统、高压加热器系统、除氧系统、低压加热器系统、凝汽器系统、热网加热器系统和蓄热罐系统, [n0037] 所述高压缸系统包括高压缸2、第一段抽汽管和第二段抽汽管; [n0038] 所述中压缸系统包括中压缸3、第三段抽汽管、第四段抽汽管和第五段抽汽管; [n0039] 所述低压缸系统包括低压缸4、第六段抽汽管、第七段抽汽管和第八段抽汽管; [n0040] 所述除氧系统包括给水泵7和除氧器8;所述除氧器8的出水口与给水泵7的入口固定连接; [n0041] 所述高压加热器系统包括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5和给水三通6,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5依次为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第二台高压加热器和第三台高压加热器,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5的进汽管道均设置有抽汽电动门10以及抽汽逆止阀9;所述给水三通6的入口与给水泵7的出口固定连接,给水三通6的一个出口与第三台高压加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给水三通6的另一个出口连接至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 [n0042] 所述低压加热器系统包括四台串联连接的低压加热器13;所述四台串联连接的低压加热器13依次为第一台低压加热器、第二台低压加热器、第三台低压加热器和第四台低压加热器,四台低压加热器均设置有加热器进口电动门11、加热器出口电动门12、旁路和加热器旁路电动门14,四台低压加热器的进汽管道均设置有抽汽电动门10以及抽汽逆止阀9;所述第一台低压加热器的出口与除氧器8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台低压加热器的入口与凝汽器系统的凝结水三通15一个出口固定连接; [n0043] 所述锅炉系统1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所述水冷壁入口与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固定连接,水冷壁出口与过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过热器的出口通过主蒸汽管道与高压缸2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缸2的出口与再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再热器的出口通过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3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中压缸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低压缸4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低压缸4的入口还分别与热网加热器系统的热网加热器28以及蓄热罐系统的蓄热罐32连接,低压缸4的出口与凝汽器系统的凝汽器17固定连接,低压缸4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4、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和手动门25以及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26; [n0044] 所述第一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一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二段抽汽管连至第二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三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三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四段抽汽管连接至除氧器8;所述第五段抽汽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连接至第一台低压加热器13,另一部分作为采暖抽汽管连接至热网加热器28;所述第六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二台低压加热器;所述第七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三台低压加热器;所述第八段抽汽管连接至第四台低压加热器; [n0045] 所述凝汽器系统包括凝结水三通15、凝结水泵16和凝汽器17;所述凝汽器17的汽侧入口与低压缸4的排汽口固定连接,凝汽器17的凝结水侧出口与凝结水泵16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凝结水泵16的出口与凝结水三通15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凝结水三通15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与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固定连接,凝结水三通15与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8,凝结水三通15与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凝结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9; [n0046] 所述热网加热器系统包括热网加热器28、热网循环水泵37、热网三通38和热用户36;所述热网加热器28的一路热源与第一台低压加热器抽汽管相通,热网加热器28的另一路热源为中压缸3的进汽,热网加热器28的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8,热网加热器28的水侧进出口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29,热网加热器28的疏水口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疏水电动门27,热网加热器28的出水口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0;所述热网循环水泵37的入口与热用户36固定连接,热网循环水泵37的出口与热网三通38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热网三通38的一个出口与热网加热器28的水侧入口固定连接,热网三通38的另一个出口与蓄热罐32的水侧入口固定连接; [n0047] 所述蓄热罐系统包括表面式换热蓄热罐32,蓄热罐32的热源为低压缸4的进汽,蓄热罐32的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8,蓄热罐32的水侧出口与热用户36固定连接,蓄热罐32的水侧入口还与热网三通38的一侧出口相连,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设置有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5,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出口设置有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31,蓄热罐32的疏水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疏水电动门34,蓄热罐32的汽侧入口设置有蓄热罐汽侧入口电动门33。 [n0048] 所述第一段抽汽管、第二段抽汽管、第三段抽汽管、第四段抽汽管以及第五段抽汽管上均设置抽汽逆止门9和抽汽电动门10。除氧器的进汽管道设置了抽汽电动门及抽汽逆止阀。 [n0049] 所述第五段抽汽管在与热网加热器28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20、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21、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22以及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23。 [n0050] 所述除氧器8的进汽管道设置有抽汽逆止门9和抽汽电动门10。 [n0051] 本实用新型在供暖期,关闭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8和蓄热罐凝结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9,打开热网加热器疏水电动门27,热网加热器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29和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0,启动热网循环水泵37,保证热网加热器28冬季正常投入运行。 [n0052] 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关闭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1和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5,打开蓄热罐汽侧入口电动门33和蓄热罐疏水电动门34,确保蓄热罐32出于蓄热不放热状态。打开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20、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21、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22、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23,使热网加热器28的一部分热源来自第五段抽汽;打开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4,进行切除低压缸操作,根据热用户36的需求,调整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和手动门25和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26的开度,使低压缸进汽一部分进入热网加热器28,一部分进入蓄热罐32,从而实现切除低压缸减少发电量的同时,利用蓄热罐32接纳一部分低压缸进汽量,缓解大量低压缸进汽进入热网加热器后对热网加热器产生的冲击。 [n0053] 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打开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1和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5,关闭蓄热罐汽侧入口电动门33和蓄热罐疏水电动门34,确保蓄热罐32出于放热不蓄热状态。关闭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4,退出切除低压缸4操作,利用蓄热罐32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存储的热量向热用户36供热,再根据热用户36的用热需求决定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20、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21、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22、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的开度23,利用蓄热罐32热量替代部分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热量供热,既满足热用户32的用热需求,又通过减少第五段至热网加热器抽汽进而增加发电量,满足电网用电负荷要求。 [n0054] 本实用新型在非供暖期,关闭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20、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21、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22、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23、热网加热器疏水电动门27、热网加热器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29、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0和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和手动门25,切断热网加热器热源;关闭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1、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5,停止蓄热罐32对外供热。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打开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4和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26,进行切除低压缸4操作,将低压缸4切除多余的热量存储于蓄热罐32中,通过减少低压缸4进汽减少机组发电量;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关闭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4和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26,退出切除低压缸4操作,打开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8和蓄热罐凝结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9,用蓄热罐32存储的热量加热凝结水,通过提高进入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温度合理的切除某一台或某几台低压加热器13,减少低压加热器系统的抽汽量,从而增加机组的发电量。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锅炉系统(1)、高压缸系统、中压缸系统、低压缸系统、高压加热器系统、除氧系统、低压加热器系统、凝汽器系统、热网加热器系统和蓄热罐系统, 所述高压缸系统包括高压缸(2)、第一段抽汽管和第二段抽汽管; 所述中压缸系统包括中压缸(3)、第三段抽汽管、第四段抽汽管和第五段抽汽管; 所述低压缸系统包括低压缸(4)、第六段抽汽管、第七段抽汽管和第八段抽汽管; 所述除氧系统包括给水泵(7)和除氧器(8);所述除氧器(8)的出水口与给水泵(7)的入口固定连接; 所述高压加热器系统包括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5)和给水三通(6),三台串联连接的高压加热器(5)依次为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第二台高压加热器和第三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给水三通(6)的入口与给水泵(7)的出口固定连接,给水三通(6)的一个出口与第三台高压加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给水三通(6)的另一个出口连接至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 所述低压加热器系统包括四台串联连接的低压加热器(13);所述四台串联连接的低压加热器(13)依次为第一台低压加热器、第二台低压加热器、第三台低压加热器和第四台低压加热器,四台低压加热器均设置有加热器进口电动门(11)、加热器出口电动门(12)、旁路和加热器旁路电动门(14),四台低压加热器的进汽管道均设置有抽汽电动门(10)以及抽汽逆止阀(9);所述第一台低压加热器的出口与除氧器(8)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台低压加热器的入口与凝汽器系统的凝结水三通(15)一个出口固定连接; 所述锅炉系统(1)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所述水冷壁入口与第一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固定连接,水冷壁出口与过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过热器的出口通过主蒸汽管道与高压缸(2)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缸(2)的出口与再热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再热器的出口通过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3)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中压缸(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低压缸(4)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低压缸(4)的入口还分别与热网加热器系统的热网加热器(28)以及蓄热罐系统的蓄热罐(32)连接,低压缸(4)的出口与凝汽器系统的凝汽器(1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一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二段抽汽管连至第二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三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三台高压加热器;所述第四段抽汽管连接至除氧器(8);所述第五段抽汽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连接至第一台低压加热器(13),另一部分作为采暖抽汽管连接至热网加热器(28);所述第六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二台低压加热器;所述第七段抽汽管连接至第三台低压加热器;所述第八段抽汽管连接至第四台低压加热器; 所述凝汽器系统包括凝结水三通(15)、凝结水泵(16)和凝汽器(17);所述凝汽器(17)的汽侧入口与低压缸(4)的排汽口固定连接,凝汽器(17)的凝结水侧出口与凝结水泵(16)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凝结水泵(16)的出口与凝结水三通(15)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凝结水三通(15)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与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固定连接; 所述热网加热器系统包括热网加热器(28)、热网循环水泵(37)、热网三通(38)和热用户(36);所述热网加热器(28)的一路热源与第一台低压加热器抽汽管相通,热网加热器(28)的另一路热源为中压缸(3)的进汽,热网加热器(28)的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8);所述热网循环水泵(37)的入口与热用户(36)固定连接,热网循环水泵(37)的出口与热网三通(38)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热网三通(38)的一个出口与热网加热器(28)的水侧入口固定连接,热网三通(38)的另一个出口与蓄热罐(32)的水侧入口固定连接; 所述蓄热罐系统包括蓄热罐(32),蓄热罐(32)的热源为低压缸(4)的进汽,蓄热罐(32)的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8),蓄热罐(32)的水侧出口与热用户(36)固定连接,蓄热罐(32)的水侧入口还与热网三通(38)的一侧出口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压加热器(5)的进汽管道均设置有抽汽电动门(10)以及抽汽逆止阀(9)。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低压缸(4)与热网加热器(28)以及蓄热罐(32)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和蓄热罐快关门(24)、低压缸进汽至热网加热器电动门和手动门(25)以及低压缸进汽至蓄热罐电动门和手动门(26)。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凝结水三通(15)与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凝结水侧进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8),凝结水三通(15)与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凝结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19)。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网加热器(28)的水侧进出口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29),热网加热器(28)的疏水口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疏水电动门(27),热网加热器(28)的出水口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0)。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罐(32)为表面式换热蓄热罐。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进口设置有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入口电动门和手动门(35),蓄热罐(32)的热网循环水侧出口设置有蓄热罐热网循环水侧出口电动门(31),蓄热罐(32)的疏水口管道上设置有蓄热罐疏水电动门(34),蓄热罐(32)的汽侧入口设置有蓄热罐汽侧入口电动门(33)。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段抽汽管、第二段抽汽管、第三段抽汽管、第四段抽汽管以及第五段抽汽管上均设置抽汽逆止门(9)和抽汽电动门(10)。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五段抽汽管在与热网加热器(28)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逆止门(20)、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快关门(21)、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电动门(22)以及第五段抽汽至热网加热器抽汽手动门(23)。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除氧器(8)的进汽管道设置有抽汽逆止门(9)和抽汽电动门(10)。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448132U|2010-05-05|热电联产封闭循环相变供热装置 CN111365748B|2021-06-15|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 CN214330713U|2021-10-01|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 CN208486922U|2019-02-12|一种基于高背压与蓄热罐结合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 CN205840930U|2016-12-28|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8167034B|2020-06-16|一种基于蓄热蒸汽调节的燃气蒸汽热电协同系统及方法 CN112727556A|2021-04-30|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 CN109139151A|2019-01-04|一种带储热的热电解耦系统 CN205678654U|2016-11-09|蒸汽发电系统的补水除氧装置 CN111412031A|2020-07-14|可满足深度调峰时居民及工业供热需求的热电联产方法 CN110701662A|2020-01-17|一种热电厂汽轮机余热近零排放系统 CN105783076B|2021-08-31|电厂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 CN110735674A|2020-01-31|运行可控制的双机回热系统 CN105927298A|2016-09-07|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9779705A|2019-05-21|一种灵活调控燃煤供热电厂汽轮机进汽的供热系统 CN205330741U|2016-06-22|纯凝—高背压循环水供热双模式单转子汽轮机及其系统 CN210483828U|2020-05-08|一种火电厂汽机排汽余热废热发电节能利用系统 CN213746955U|2021-07-20|光轴机组与蓄热罐联合供热系统 CN211875996U|2020-11-06|一种蓄热电锅炉与低压加热器串联运行系统 CN214741514U|2021-11-16|一种基于储热罐的双抽工业供汽系统 CN213838684U|2021-07-30|一种采用螺杆膨胀机进行发电的系统 CN210663026U|2020-06-02|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CN209944297U|2020-01-14|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CN214221275U|2021-09-17|一种适于大抽汽量一次调频的抽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CN208858422U|2019-05-14|燃煤发电机组储热式辅助调峰供热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59144.XU|CN214330713U|2021-01-11|2021-01-11|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CN202120059144.XU| CN214330713U|2021-01-11|2021-01-11|低压缸零出力、蓄热罐和低压加热器耦合的调峰系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